古城文创工作者:全年无休,今年终于盼来了归乡人
“兔年吉祥,古城工作归乡好运转来。文创” 大年初一早上6点,年无年终王晓明发布了农历新年第一条朋友圈,休今这既是于盼他对2023年的期许,也是古城工作归乡一款香包转运福袋的美好寓意。 作为莒礼文创的文创创始人,过去4年,年无年终王晓明打磨出了不少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休今产品,希望将家乡文化发扬光大。于盼但他有时也会自嘲倒霉,古城工作归乡“开干没几天就碰上疫情”、文创“现在是年无年终‘负翁’”。 新的休今一年,王晓明还需要继续填补之前的于盼投资窟窿。不过,防疫政策的调整优化和新年的人潮涌动让他对文创事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更重要的是,随着莒县古城项目建成、开城,“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字”正在成为家乡名片上描着金边的自述。这些,也让他看见了县域文化传承的曙光。 经历三年疫情,县城文创店等来了希望 “来个笔记本,再配一套书签!”距离大年三十还有1天,顾客已是纷至沓来,让这家冷清了一段时间的小店提前感受到了春天的味道。 2020年元旦,王晓明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外界介绍莒礼文创,将其定位于以莒地人为主,商务交流、旅游市场为辅的“地缘文旅产品主要供应商”,并对外发布了牛角号蓝牙音箱、毋忘在莒系列书签等产品,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全球新冠疫情来袭打乱了他的计划。那段日子有多难?王晓明告诉记者,自己从2018年5月初开始有了创业想法,当年8月成立了山东博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到2020年1月1日产品正式面世,在一年半的摸索期内“只投不进”,出于对经营的乐观预期,花费了近160万元。 疫情发生后,自己在景区设立的产品专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2021年开张的线下门店经营一直笼罩在疫情的乌云之下,公司想找个合伙人投资的心愿也落空了。 2022年是其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一年,线下门店里的客人一度寥寥无几。为了保证产品推新的稳定速度同时节约开支,从产品构思到投产、销售、商城运营,王晓明几乎事事亲力亲为。 “我想借助专业人士的手把一个想法变成实物。但别人肯定不会第一时间了解我的想法,所以一款产品要经过数次改动,每一次改动都要再加钱。现在想想‘烧’了多少钱,心疼呀。”王晓明感叹道。 话虽这么说,但在疫情期间,王晓明称得上是个比较“佛系”的商户。他告诉记者,自己在2020年7月因为生病进过一次重症监护室,在那之前,他几乎每天都在公司待到晚上11点才回家,构思产品、寻觅厂商的压力让自己落下了偏头疼的毛病;为了筹够投资款,信用卡、贷款等齐上阵。 经历过生死劫,王晓明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做(文创)这个东西那么累,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去调理,人就累坏了。”2022年是疫情三年来最难的一年,他看着古城里的几家商户黯然关店,但也看到很多人一直撑到现在,在2023年来临前迎来“翻身”的希望。 只是,不同于外界想象的“信心满满”、“大干一场”,王晓明和古城里的其他商户大多是谨慎乐观的,他们一边清点盘算着资产及负债,一边持续观望经营形势的变化。 县域文化传承知易行难,全年无休 尽管疫情对经营的影响很大,但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让王晓明看到了事业的前景。2021年7月,莒县古城对外开放,莒礼文创的首个线下店铺在经过11天的紧急装修后初见雏形。 3年前,为了直观地体现莒地文化,王晓明首先着手做的产品便是褐陶牛角号模型和银杏树树模。其中,前者曾是莒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时隔千年仍能吹响悠远雄厚的文化之音;后者则源于当地“福山”浮来山上的一棵树龄近4000年的银杏树,这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心中,被乡愁系下的根。 这些最具有莒县特色的物件,之后又衍生出“莒宝宝”、银杏胸针、特色书签等兼具文化和实用的文创产品。目前,莒礼文创门店里的产品已近百款。针对“莒宝宝”等IP形象,还有蓝牙音响、玩偶、钥匙扣、U盘等系列产品。 还有一些产品承载着王晓明的个人成长印记,例如当地每个孩子过年都见过的莒县过门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地区常见的5色过门笺不同,莒县的6色过门笺,一剪一刻都蕴藏着过年门楣上的“年味”;再比如莒县盛产艾草,王晓明在住院时完成的“健康就是幸福”主题艾草泡脚包产品,就使用了莒县自产的艾草。 “就算没有古城建设的项目,我也会做这个(文创),因为文化是不会过时的。现在有了古城,我们可以相互借力,发展得更好。”王晓明表示。 目前,莒礼文创门店已经探索出了能够盈利的模式。王晓明的下一步规划是进一步打磨产品的包装和搭配组合,思考哪些是重要客户的需求,有取舍地下功夫。 同时,王晓明深知家乡文化传播的优势和难处。莒县人口较多,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是绵延悠长的东夷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开展文创事业的优良基础。但不同于故宫等全民皆知的文化大IP,小城市想把文创产品的销售完全依托于旅游还不现实。目前,莒县的古城建设还在进行中,无论是前期策划,还是后续政策、商户管理,都是对古城运营者和入驻商户的真正考验,王晓明也在业余时间看了很多书籍自学。 2023年春节的人潮回归给了王晓明一剂强心针。大年初二凌晨,古城已经安静下来,王晓明还在古城的店里守着,看着彻夜长明的红灯笼、回味着白日的热闹,他又发了一条朋友圈,“既然能从初一干到年三十,我们就能从初一待到初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希捷科技下调Q1营收预期 拖累西部数据一同被Benchmark降级
- 融资是否合理必要?有否涉及房地产业务?国海证券、中原证券再融资计划遭监管拷问
- 收评:北向资金净卖出66.15亿元 沪股通净卖出32.48亿元
- 社保基金12亿重仓东方财富,减持7只电力股和6只化工股
- 干旱来临时
- 中金:维持中粮家佳康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4港元
- 被资本裹挟的石头科技
- 半年报净利盈转亏,核心技术人员离职,佳华科技一年时间市值遭“腰斩”
- 野村:维持京东物流买入评级 目标价升至19港元
- 文旅部:群众已成文化的真正主体 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 中证协:券商分析师报名参加外部评选后受到监管处罚或立案调查的应退出评选或取消所获奖项
- 广发期货股指期货日评:股指短期震荡格局不改,半年报或在一定程度给予市场信心
- 为遏制卢布升值,俄被曝拟购价值700亿美元人民币或其他友好国家货币
- 龙光停牌3月后复牌首日股价跌近50%,仍有12家房企继续停牌
- 京东物流上半年大幅减亏,“京邦达跨”合体后有多大想象空间?
- 央行又开会了 释放货币信贷最新信号
- 北青报社评:为变局下的经济发展金融合作贡献“北京智慧”
- 安踏体育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FILA品牌毛利率首次下滑
- 免费泡脚包治百病?神奇的“沐足机”背后实则有这些猫腻
- 公安部:严打制售假药劣药违法犯罪 上半年破获案件1500余起
- 搜索
-